(一)銅鏡的萌芽 — 夏、商、西周時期
The Beginning of Chinese Bronze Mirrors - Xia, Shang and Zhou

中國最古老的銅鏡是在青海的齊家文化遺址中出土,其後在商代及西周的幾百年間,亦只有二十三件,所以是極之罕有的,這批收藏亦沒有,只能用出土記錄文獻。可以想像到,最早期的銅鏡是相當粗糙,像一片薄銅片,沒有邊,亦很小,都是圓形,與以後的銅鏡不同之處,第一是鏡背面的鏡紐,是拱橋形[見右圖紋鏡],第二是紋鉓簡單,多為幾何紋[右圖示],第三是鏡的成份,接近純銅,但以後的銅鏡已變成銅與錫的合金,而非純銅。第四是沒有邊,亦即全鏡是同一厚度,但以後的銅鏡卻有邊,亦即邊會厚一點,本展品系列中,在春秋與秦[見鏡圖 1-01, 1-14, 1-15, 1-16],都保存了舊形式,銅鏡是沒有邊的。

(二)銅鏡的普及化 — 春秋、戰國、秦
The Popularization of Use -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, Warring States, and Chin Dynasty

甲鑒 金鑒

上文已說過,在商代及西周期間,上流社會的貴族,是用銅鑑盛水來看儀容,由甲骨文[見右圖甲鑒]及金文[見右圖金鑒]的鑑字。可以知道中國的象形文字,就是畫出一個人對著盆子照臉。到了戰國,科技進步很快,其中銅與錫的合金成為了白銅,就在此時,白銅合金用來做銅鏡,這種新的合金有很多好處,在做鏡方面,白銅合金,增加了硬度。令銅變得不易磨損,才可以有光澤照人的表面。此外還可以降低熔點,有利於冶鑄。銅的熔點高達1083度,錫的熔點是232度,鉛的熔點是327度。如純銅加15%的錫,熔點便可降至960度。另一發明是所謂銅鏡的開光即古稱開鏡或磨光,就是把銅鏡的照人面鍍錫,其實是在鏡面上塗附錫汞後,再用白旃打磨光亮,令鏡可以明亮照人。

有了這兩種重要的發明,才把銅鏡變成又容易生產,又比銅鑑盛水照得更清楚,因此銅鏡便在社會上越來越普及,成為一般中國人日常生活中,不可缺少的日用品,因此銅鏡便取代了銅鑑的功用。

春秋、戰國、秦的銅鏡,由於普及化,因此亦產生很多不同的地方與時期的式樣,很多花紋與這時期的絲織品及銅器有很大的關連,這時期的銅鏡特點有以下幾點。第一是鏡紐,大部份是三絃紐[見鏡圖 1-07c],這種三絃紐由戰國開始,經過秦,而至西漢初期(2nd century BC),直到西漢下半葉(1st century BC)才為半圓紐[見鏡圖 4-07c]所取代,可是在春秋時期,鏡紐由商、西周的拱橋紐[見左圖紋鏡]過渡到三絃紐[見鏡圖 1-07c]之間,又出現了一個短的過渡形式,叫作窄橋紐[見鏡圖 1-01c],在展櫃一中的第一面鏡。這種形式的紐很少,所以不少鏡譜中也沒有提及。

第二點是所有戰國鏡都很輕薄,理由是在戰國時,銅仍很貴,薄便可省料,但要做到又薄而花紋又清楚並不容易,仿品的一個常見馬腳便是不夠薄,因此特別選兩件仿品作例[見鏡圖 1-021-05],只要用手拿起此兩銅鏡,就是閉上眼睛也知是仿品,因太重了。

第三點是戰國鏡的邊很有特色,鏡邊的厚度大於鏡面的厚度。由鏡邊向內,通常有一條光滑及向內凹的環帶[見鏡圖 1-03c]。不過這特色與三絃紐一同伸延到西漢中期,所以戰國鏡與西漢早期銅鏡的分別是基於花紋的不同。

第四點是戰國鏡大多數都很細小,容不下全部的面容,因此戰國鏡不是平面而是凸面,有了凸面,便可令全部面容在鏡中看到,這也是戰國時期光學知識已很進步的實証之一。

第五點是戰國鏡的紋鉓,雖然已有不少花樣,但仍可分為幾大類,如山形鏡[見鏡圖 1-02]、素鏡[見鏡圖 1-15]、獸紋鏡[見鏡圖 1-05]、方連紋鏡[見鏡圖 1-12]、蟠螭紋鏡[見鏡圖 1-03]、羽狀紋鏡[見鏡圖 1-08]、鏤空紋鏡[見鏡圖 1-06]等主要形式。

(三)銅鏡的第一光輝期開始 — 西漢
The Beginning of a Glorious Period - Western Han Dynasty

西漢的銅鏡由戰國鏡中的一支,蟠螭紋鏡繼續發展,慢慢地脫離戰國鏡的風格,而建立西漢銅鏡的特色,其中銘文及四乳釘可說是西漢銅鏡的主要特色,此外由很細很薄的戰國鏡,遂步加厚加大,到西漢末期,銅鏡已很大很重,其合金成份,亦由戰國的80%銅,20%錫,變為74%銅,26%錫。

西漢鏡是由戰國鏡的蟠螭紋鏡演化而成,因此西漢鏡沒有全期的特色,但其演化的過程卻很清楚。在西漢初期(2nd century BC)由戰國的蟠螭紋鏡進一步加大,邊加高,而蟠螭紋變細,但仍保留三絃紐、圓紐座及薄的構造。進一步,在蟠螭紋環帶中間,增多一條環紋,又在環紋上出現四乳釘,或者在蟠螭紋環帶與無花紋的邊之間,出現連弧紋環帶。一方面,這種在中間的連弧紋環帶取代了戰國鏡式紋的邊,變成西漢鏡一個重要種類的連弧紋邊[見鏡圖 3-02c]。另一方面,把戰國式無花紋的圓紐座,加入一圈的銘文,其次這銘文帶由圓帶轉為方帶,與此同時戰國式的三絃紐改變成西漢式的半圓紐[見鏡圖 4-07c]。因此連弧紋邊、方帶篆書銘文、四乳釘加起來便是西漢中期的主要鏡式—草葉紋鏡[見鏡圖 2-12]。由此鏡式再進一步演變成四乳的日光鏡[見鏡圖 2-13]、星雲紋鏡[見鏡圖 3-16]及規矩紋鏡[見鏡圖 4-11]。隨著鏡紐由戰國式的三絃紐,變成西漢式的半圓紐,鏡亦同時加厚,加大。在西漢的後半段(1st century BC),有兩種流行的邊,其一是前述的連弧紋邊,另一是厚而無花紋的闊邊[見鏡圖 4-10c],因此西漢銅鏡可以基於以上的演化過程,而定某鏡所處時代。

到了西漢末,新莽時期,規矩紋鏡最流行,在闊厚而無花紋的邊上,亦出現花草紋[見鏡圖 4-15c],因此在邊上有花草紋可說是新莽時期鏡的一個重要特色,但這特色一直延長到東漢中期才被別的形式所取代。

在戰國至西漢還出現一種很特別但稀少的鏡,這種鏡式有三紐,卻很大,都鑲有寶石,但只在皇侯的墓,例如南越王墓才有。此系列有幸收到一件[見鏡圖 2-05應為 2-06]。

(四)銅鏡的第一光輝期 — 東漢
The First Glorious Period of Chinese Bronze Mirrors - Eastern Han Dynasty

東漢銅鏡可說是多彩多姿,其花紋複雜而精細,因此很多人都說是銅鏡的第一次高潮,然後又平淡下去。

東漢早期到中期最重要及最普及的鏡式,仍是西漢末及新莽時期開始流行的規矩紋鏡,只不過在東漢,鏡中的花紋更複雜,鏡邊上的花紋帶出現更多的式樣,可是這種規矩紋鏡,即鏡中有規矩紋、有四乳或八乳。在乳釘之間,有細凸紋構成的鳥、獸、人物、龍等紋鉓。在方形或圓形紐座外,有一銘文帶,用漢篆寫成,鏡邊有變化多端的花紋帶。

東漢除規矩紋鏡式外,由西漢的四乳鏡演變出四神鏡式[見鏡圖 8-03i]及五、七單數乳釘鏡式[見鏡圖 4-01]。由於道教在東漢盛行,因此很多道教的東西,都在東漢鏡及其陶器中出現,例如左青龍、右白虎、上朱雀、下玄武,面神人又有東王公和西王母,其中玄武要交代一下,玄武是龜蛇合體,而非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動物。

西漢時的四乳鏡,在兩乳釘之間,多放一禽或獸,到了東漢,四乳釘加大及升高,變成更重要的構造,同時,乳釘中間的動物,改變成人物,或更成一組人物,到了東漢末年,其紋鉓更走向立體化,因此人物、車馬都明顯凸出,連鏡紐都更凸起來,成為神人車馬鏡[見鏡圖 6-07]。

由西漢的四乳鏡的另一演化方向是由四乳變成五乳及七乳,而兩乳之間夾著一種或兩種不同的禽獸,由此可以再演化至南北朝及隋代的十二生肖鏡,這種五乳及七乳鏡的邊,仍保存了規矩紋鏡的鏡邊花紋裝鉓。到了東漢末年,鏡邊和鏡紐又出現新式樣,可以用作分期的參考。在西漢中期直到東漢中期,鏡邊是平的,當然在新莽開始,鏡邊上面有花紋,與西漢時平滑無花紋有明顯的分別,但到了東漢晚期,鏡邊不再是平的,而出現鏡邊的外緣比內緣高,而外緣向外斜,最後形成三角形的切面[見鏡圖 5-01c]。

與此同時,鏡紐在整個鏡中的比例增大。與鏡的直徑比例,由1:7升到1:4,甚至到1:3,因此鏡紐覺得很大,並且鏡紐已非西漢時及東漢中期時的半圓形,而變為扁圓形[見鏡圖 7-10c],這些特點一直延續到三國及晉代,因此都是定代有用的特點。

西漢的昭明鏡,其紐座有連弧紋及四柿葉紋[見鏡圖 6-05]。由這個源頭,在東漢又演變出一個新系列,在東漢初期,這種西漢的昭明鏡,把銘文帶變成錦帶,成為八連弧紋鏡[見鏡圖 6-03],進一步,紐座的四柿葉紋擴大,變成四葉紋鏡[見鏡圖 6-02],鏡中有「長宜高官」等銘文,又進一步,四葉再複雜化,變成蝙蝠的形狀,鏡中的連弧紋分開,成為半月形的平台,這又發展成三國晉南北朝時期的主要鏡式[見鏡圖 6-09]。由此可見,中國銅鏡的式樣,是連續的、不斷變化的。

(五)銅鏡的衰落 — 三國、晉、南北朝
The Recession of Bronze Mirrors - The Three Kingdoms, Jin Dynasty and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

中國在這段時期,由於不斷的戰爭、內亂及異族入侵,社會自然不安定,而經濟也沒有漢代繁榮。藝術需要有一個繁榮穩定的社會去支持,因此這個時期便只好用前代的形式,而沒有什麼特別的新式樣,所以這段時期的鏡式,其實大多數已在東漢末年便已出現,只是三國時流行某幾種鏡式,而南北朝又流行另一些鏡式而已,因此用鏡式去定代,便不似前代般有把握,幸好這個時代,卻興起在鏡中列出年號,即後世所謂紀年鏡。有了紀年,鏡的年代便由一百幾十年準到某一年,再基於年號,知是哪個國家的鏡。因此這個時代,流行什麼式樣的鏡,反而有很準確的記錄,這就是紀年鏡興盛帶來的好處。

這個時代的鏡式,可說停留在東漢末年,因此東漢末的特色,便成為這時代的特色,例如鏡邊是三角形切面[見鏡圖5-01c2],邊仍有鋸齒環帶[見鏡圖5-01c1],而鏡紐比例上增大及成扁圓形[見鏡圖7-10c],另外,漢代的乳釘變成方格銘文[見鏡圖8-01],而連弧紋又變成半圓的平台[見鏡圖6-09]。

在三國時期流行的鏡式,有簡化規矩紋鏡[見鏡圖5-01]、四葉紋鏡[見鏡圖6-05]、對立式龍紋鏡[見鏡圖7-06]。

在南北朝時期流行的式樣有方格銘文鏡[見鏡圖8-02]、重列鏡[見鏡圖6-08]、四葉紋鏡[見鏡圖7-10]、畫像鏡[見鏡圖8-03i]、方格銘文及半圓平台環帶鏡[見鏡圖7-08]。最後值得一提的是由七乳鏡演化出十二生肖鏡,是在南北朝便出現[見鏡圖8-07],而在隋代盛行。

(六)銅鏡的第二個高潮 — 隋、唐、五代
The Second Glorious Period of Chinese Bronze Mirrors - Sui, Tang and Five Dynasties.

銅鏡的發展,到了這段時期,尤其是唐代中期,可說達到中國銅鏡的最高水平。所謂最高水平,是從藝術水平、包含的氣概、製作的精美度,與及作一件藝術品這幾個方向,去評價而得出的。大的唐鏡,能表達出當時社會的豪氣,是其他時代達不到的。說到藝術水平,單是用準確浮雕去表達鳥獸及其動態,已是中國藝術上少有的成就,再者,鏡中的動植物,是準確寫實形式,與漢代的抽象主義,又是一個重要的變革。至於鑄造的精美、厚重,更是前無古人,後無來者。

隋代的銅鏡,品種不多,主要以十二生肖鏡[見鏡圖9-02]及四神鏡[見鏡圖9-04]為主,有時更二合為一,但這兩種鏡式,其實仍有很重漢鏡的味道,例如鏡邊的紋鉓與及規矩紋的影子。

隋鏡最重要的革新,是把漢代的篆書銘文,改為楷書銘文,而內容是詩句,隋鏡比南北朝的鏡大,並且厚重,這個方向,在唐代再發揚光大,這也證明隋唐社會,物質豐富,社會繁榮。

到了唐代,鏡的形狀出現很多種,除正宗的圓鏡外,新出現的有方鏡、亞形鏡、八瓣菱花鏡、八瓣葵花鏡,和寶相花鏡。這些形式,流傳很久,在兩宋及金代都有出現。

唐鏡除了鏡形多之外,鏡的裝鉓內容亦十分豐富,其中的一個理由,是希臘文化經西域傳入,所以出現浮雕,出現獅子、葡萄等新物種、新做法、新設計。唐鏡中出現好些動物,其中最常有的是彩鳳、龍、獅子、獵犬、馬、雉雞、喜鵲、鴨、獵人。動物之外,又有花枝、雲紋及飛鳥銜綬帶。動物常在動態之中,即在奔跑或飛翔之中,以順時鐘方向進行,或左右對稱的安排。唐鏡有一個特點,其部份鏡,尤其是大鏡,是用獸紐[見鏡圖10-07c]的,因此見到獸紐鏡,應是唐鏡了。唐鏡中最豪華的裝飾,可算是金銀平脫,就是用金或銀的薄片的動物或花枝貼在銅鏡上,再用刻畫的方法畫出細紋,亦有用螺殼片或鋁片代替金銀片的[見鏡圖11-06]。唐朝盛行佛教,因此鏡中的裝鉓亦帶有佛教色彩的,例如寶相花,即團花[見鏡圖10-10],鏡其中有五組或六組團花。另一種是卐(音萬)字鏡[見鏡圖10-09]。此卐字常出現在佛像身上,而現代人見這個有代表性的卐字,必定聯想起,第二次大戰時德國納粹黨的黨徽。但佛教的卐字是順時鐘,而納粹黨的是反時鐘。

到了唐末及五代,又是戰亂時期,所以這時期的鏡,無論在鑄造水平、藝術水平及創作水平,都明顯地衰落下去。鑄製只求實用,因此鏡變得很輕薄,花紋瘦弱。因此由鏡的變化,亦看到社會的興衰。

(七)收藏家不理會的時代 — 兩宋
The Period that Collectors Start to Neglect - Northern & Southern Sung Dynasty

歷代中國銅鏡的收藏家,只集中收藏戰國、西漢、東漢及隋唐的鏡,但全不理會兩宋及以後的鏡,因此主要的鏡譜,到唐便止,以後的朝代,有也是寥寥幾件。因此唐之後的一千一百年(906-1911AD),期間的銅鏡是如何的,無論是考古研究、藝術發展、文化源流等方面,都需要有實物作為研究基礎。麥教授便是能把握這個空白,走其人棄我取的道路,並得到大考古學者馮先銘教授指出,其銅鏡收藏,最有價值者,是其宋至明的部份,因為這批鏡填補了歷史上的空白。

宋代實行中央集權和重文輕武,結果國力很弱,北方的遼、西夏、金不斷入侵,因此國家很大比例的資源,用在守邊上,社會當然沒有唐代時富有,因此宋鏡的藝術水平,遠遠落後於唐鏡卻是不爭的事實。

宋鏡之所以比不上唐鏡的鑄造水平,除社會富裕程度外,還有另一少為人知的理由。銅鏡的化學分析發現,宋鏡的合金成份起了很大變化,其含鉛量突然大大提升,由唐代的6.0%,升至宋代的20%,銅鏡的合金成份,由於鉛的成份由6%升到20%,而錫卻由23%跌至10%,因此令宋鏡的氧化速度加快,所以表面上銹層很厚,沒有了光澤,而且有些宋鏡上的花紋,因為氧化程度大,因此花紋亦變得模糊不清,難怪收藏家不喜歡宋鏡。

宋鏡亦有很多特色,第一是輕薄,因為要走實用型;第二是鏡紐一般很細小[見鏡圖12-12c];第三是花紋是由凸起的線條構成,而非如唐代的浮雕形式;第四是宋鏡中,多纏枝花紋,但線條很弱;第五是有柄鏡的出現,可是有柄的鏡流傳很長,所以不是有柄的鏡便是宋鏡;第六是沒有了唐鏡中的楷書銘文帶;第七是宋鏡的鏡形,比唐代更多,除唐代的圓形、菱花形、葵花形、方形、亞字形外,再增加爐形、桃形、鐘形和長方形;第八是素鏡很普遍,這是因為要求降低了,只求實用而已;第九是鏡背常有鑄造者的招牌,例如「湖州真正石念二叔照子」。其中所用「照子」二字是宋代叫銅鏡作照子;第十是宋鏡的鏡式很多,最流行的有纏枝花、雙鳳、雙龍、人物、故事等。

由上列十則特色看,宋鏡其實也很有特色,在巿場上拿起鏡便可認出宋鏡來。所以戰國鏡、東漢鏡、隋鏡、唐鏡和宋鏡,都很有時代色彩,易於辨認者。

(八)漢化的草原民族 — 金代
Moving towards the Han Culture from Steppe Culture - Jin Dynasty

在宋皇朝的北方,有蒙古、西夏、遼和金幾個由草原文族所建立的國家,他們仍保存其草原生活形式,以逐水草而放牧,所以沒有有特色的地方鏡,只有極少有的契丹文鏡是遼的,但金代則極力漢化,而且亦佔領了黃河流域,所以金代社會用相當的銅鏡。金鏡和宋鏡相當接近,但仍有他的特色。第一是金鏡的鏡邊闊而平,與宋鏡很不同。第二是鏡邊常有用刀刻的簽押,因為金代的銅禁甚嚴,銅鏡須經官府檢驗,簽押後才能使用。例如「左巡院檢記官」。另金代亦有官方的鏡子局,亦會刻上「鏡子局官(押)」。第三是鯉魚在金代是瑞物,所以常在金鏡中出現,通常是兩鯉首尾相對。至於為何鯉魚成為瑞物,其源流是因「鯉」與唐代李氏皇朝的「李」字諧音,因而鯉魚從此身價百倍,成為瑞物,唐時更不准吃及買賣,號稱赤鯇公。第四是單龍及雙龍紋鏡相當流行。第五是在金鏡中,金朝的年號,如「大定」出現得比較多,常能把金鏡與宋鏡分別開來。第六是金及遼都見過八角形的鏡,可算是金鏡的一個特色[見鏡圖15-16 ]。

(九)外族統治下的漢文化 — 元代
The Han culture under outsiders rule - Yuan Dynasty

蒙古人能征服歐亞兩大洲,可見其軍事制度很好,但蒙古人並不重視漢族文化,所以是用高壓及武力統治中國,而漢族的鏡文化亦不受官方重視,只因中國地大人多,官方很多事也管不了,只由民間自由發展,因此元鏡與宋鏡及金鏡很接近,不容易分辨,在元代,對鐵器管制很嚴,以防漢人造反,但放寬了銅禁,因此元鏡會厚一些大一些,但工藝水平低。

在元鏡中,有清楚元代色彩有三類鏡。

  1. 梵文鏡
    蒙古人是信薩滿教的,是藏傳佛教,其經文或吉語用梵文(老印度)或藏文書寫,所以十分特別,這類鏡只有元代才有,通常有圓柱形紐,厚重而鏡邊高企,有一周或兩周梵文[見鏡圖 15-18],多是吉利語、祝福語。
  2. 八思巴文鏡
    八思巴文是元代的正式文字,用於公文,但民間並不流行,有八思巴文的銘文是明顯元代特色,但這類鏡並不多。
  3. 有元代年號的鏡[見鏡圖 15-27],幸好有不少年號鏡出土,有元代年號,當是元代無疑。

(十)無法再創高潮 — 明代
Unable to Attain Another High Level - Ming Dynasty

明代再由漢人當權,而國力也強,而在其他藝術領域,如瓷器,卻能創出高潮,而在銅器方面,亦發展出不生銹的黃銅,但在銅鏡藝術上,卻創不出高潮來,甚為可惜。

明代的銅鏡,亦很有特色,易於分辨。其色彩有幾點,第一是鏡邊有兩個流行形式,其一是窄而凸起的邊,高緣以向內凹的弧度向內斜,而再有另一凸起,形成一個素窄邊[見鏡圖16-01c],近似戰國的鏡邊,另一種邊是高企邊[見鏡圖 15-24c1],在元代已出現。

第二是鏡紐,亦有三個主要形式,其一是圓餅紐[見鏡圖 17-02c1],在紐頂再鑄有鑄鏡者的商號。另一種是元寶形紐[見鏡圖 17-03c1]。第三種鏡紐叫山形紐[見鏡圖 16-18c],以洪武二十二年雲龍紋鏡為代表。

這三種鏡紐都是明代才有,是定代的重要特徵。

第三是鏡的紋飾只有幾類,最常見的是四字的吉語,如五子登科,第二類是高凸起的樓台、人物,但同時有元寶紐及高企邊,其他還有雙魚、龍、山水人物,及大量的素鏡。

(十一)銅鏡的末日 — 清代
The End of Chinese Bronze Mirrors - Qing Dynasty

清代的統治階層為滿族,是北方的草原民族,沒有中原文化,亦不重視銅鏡有源遠流長的藝術,再加上由西方引入的玻璃水銀鏡,事實上又比銅鏡更好,影像清楚。所以到了晚清,民間已不用銅鏡而改用玻璃鏡。只有嫁妝中還會保存一面銅鏡。

清代銅鏡式微,已沒有代表清代的特色,而只跟隨明代的款式與及仿造漢代的鏡式。因此明代的鏡式,是有可能是清代的鏡。另外明清兩代都大量仿造漢代鏡,尤其是規矩鏡,此等仿造的鏡,一般來說,紋鉓比不上真漢鏡清楚,更有定代價值的是鏡上都鑄有鑄鏡的商號,例如「薛惠公」。

在此情況下,能清楚知道是清代的,當然是有清代年號的銅鏡[見鏡圖 18-11],與及明代未有的鏡式,其中有無紐方鏡,並有凸出之銘文[見鏡圖18-06]。

(十二)日本鏡
Japanese Mirrors

日本是一個很重模仿的民族,在明治之前,是一面倒的仿效中國,而明治之後,又一面倒地仿效西方文化。銅鏡作日用必需品及代表中國文化的東西,日本自然仿效,而日本大規模仿效中國,是由唐代開始。日本銅鏡與中國銅鏡有相當的不同,第一,日本鏡以有柄的官扇形的居多,第二是沒有柄的,以圓形為主,但特別者是沒有鏡紐的,第三銅鏡的合金成份,與中國銅鏡很不同,所以鏡的顏色亦與中國鏡不同,一般而言,日本鏡多是白色或灰白色的。第四是日本江戶時代的銅鏡,有的有銘文「天下一[見鏡圖19-06c]」或「天下一姓氐」。其「天下一」是表示天下第一的意思,「天下一」在中國鏡是沒有的,所以可作日本鏡的特徵。第五是日本流行用logo,即一個圓形或菱形圈,內邊畫一個特別的形狀[見鏡圖19-14c],是用來代表某家族某地方,這是中國鏡沒有的,可以作為日本鏡的特色之一。

第六是日本鏡的紋鉓,與中國任何一個時代不同,因此亦可基於其紋鉓,知道其為日本鏡。

(十三)火燧及掌心鏡
Sunlight Fire Generator & Hand Bag Chinese Bronze Mirrors

火燧即陽燧,是古人用以取火的工具。人類最早的取火工具是用鑽木取火的,但這辦法很複雜費時,當科技相當進步之後,知道陽光的熱力,可用聚光鏡將之集中於一點,因而可以燃著紙片、木屑,因此把銅鏡面,一邊成凹鏡,成為火燧,用以取火,而銅鏡的另一邊成為凸鏡,可以看到大面容,因此一物兩用。[見鏡圖 20-04]

掌心鏡是指很細小,可以放在掌心的小鏡。這是旅行時或隨身帶著的鏡,很輕、很細小,因此自成一系列。戰國時已有,但唐代的掌心鏡最精緻。[見鏡圖 20-23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