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-01
  
明代火燧
火燧就是陽燧,是古人用以取火的工具。人類最早的取火工具是用鑽木取火的,但這辦法很複雜費時,當科技相當進步之後,知道陽光的熱力,可用聚光鏡將之集中於一點,因而可以燃著紙片,木屑,因此把銅鏡面,一邊成凹鏡,成為火燧,用以取火,而銅鏡另一面成為凸鏡,可以看到大面容,因此一物兩用。
此鏡一面為照面容用,微凸以看到全部面容,而反面仍有銅鏡的鏡紐,並在上面鑄了凸字「丙寅年念泉置」。這與明代的「丙申年置」鏡,風格及方法完全相同,因此可知這是明代物品或明代火燧。這個火燧面,是凹鏡面。有鏡紐及凸字,並不妨礙其聚光作用。利用聚陽光去引起燃燒,要一點時間,所以火燧通常都有支腳,並可轉動以令陽光聚在引火的紙條或木屑上。此支腳已失,但鏡邊的凸出物及凸起的釘,便是連接支腳及令其可上下移動的鍵。